無數證據和故事證明了一個自中世紀起便已被各國朝聖者踐行的悠久傳統:在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瞻仰聖徒遺物之後,他們會繼續前往帕德龍,親自參觀聖雅各之路的起源地,那裡被認為是公元 44 年左右使徒雅各的遺體經海路所抵達的地點。雅各的遺體從那裡用牛車運往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葬於 Libredón 山。正是在這裡,人們在雅各的遺體之上建起了聖地亞哥大教堂。這座羅馬式聖堂建於 1075 到 1211 年間,歷經數次擴建,才有了今天的樣子。
因此,帕德龍鎮是與雅各之路和使徒雅各有關的傳統的核心。對於很多朝聖者來說,帕德龍不僅和菲斯特拉、穆希亞一樣,是僅次於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的去處,而且傳統上它還被視作聖雅各返回耶路撒冷之前在伊比利半島傳道的為數不多的幾個地點之一——特別是在 Santiaguiño 山。
對於選擇透過葡萄牙之路前往聖地亞哥的朝聖者來說,帕德龍還是線路的末段。
《加里斯都手抄本》(12 世紀)中提到的帕德龍
聖雅各之路的首個指南《加里斯都手抄本》不容置疑:
首位全歐君主查理曼 (Charlemagne) 去了帕德龍。「拜訪聖雅各的陵墓之後,他去了帕德龍,一路上未遇到任何阻礙。他將他的長矛拋入大海,感謝上帝和聖雅各將他安全地帶到此地,同時為未能早些前來而尋求寬恕。」
——聖地亞哥的七個大門中,只有一個被提到是出城的路徑……「第五個,Porta Falqueira,在通往帕德龍的路上。」
——該城的教堂也是如此。只有一個與出城的路有關:「……第六個,敬獻給處女、殉道者聖蘇珊娜 (Saint Susanna),位於通往帕德龍的路上。」
卡斯蒂利亞的阿方索十一世
卡斯蒂利亞的阿方索十一世於 1332 年獲「大教堂騎士」稱號。不久,阿方索十一世便從聖地亞哥出發,前往帕德龍朝聖,「……因為聖雅各的遺體被送往那裡。」
Rodrigo de Luna
聖地亞哥大主教 Rodrigo de Luna(15 世紀)對帕德龍的朝聖者招待所進行了修繕。他用自己的語言解釋了原因:「這樣做,是為了那些每天拜訪聖地亞哥教堂、表達自己信仰的所有虔誠的基督徒,他們之後會繼續朝聖,來到我們在帕德龍的教堂。」
朝聖者的證言
那些終於到達聖地亞哥之後選擇繼續前往帕德龍的朝聖者們留下了無數證言。
——Nompar 二世,Caumont 勛爵,1417。在為那些希望追隨他的腳步的朝聖者編寫的指南中,他寫道:「此地(帕德龍)是聖雅各閣下途經海路所抵達之處:在無人求情的情況下,一艘石船載著雅各被割斷的頭顱和軀體來到這裡;我在岸上親眼見到了這條船。」
——Sebald Ortel,德國紐倫堡,1522:「我們在諸聖節 (All Saints’ Day) 的中午離開聖地亞哥,來到帕德龍。這段路有四英里長。」
——Montpensier 公爵和公爵夫人在聖地亞哥大教堂向使徒雅各敬獻了貢品,之後繼續前往帕德龍,敬拜 Pedrón。他們於 1852 年 7 月 28日抵達。
——聖地亞哥大主教及紅衣主教 Martín de Herrera (1889-1922) 每年都會拜訪 Santiaguiño 山。在任期間,他對當地做了改建。
——Annette Meakin 在 1907 年所作的旅途記錄中寫道:「在對聖雅各盡了自己的責任之後,多數朝聖者都會前往帕德龍,拜訪使徒雅各的遺體經海路抵達的地點。」